首页 >> 伟德国际新闻 >> 正文

李永斌副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 09:52   浏览次数:

近日,我们李永斌副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3期发表题为《十二面观音信仰早期的历史生成及消解——以吴越钱俶应现观音像为中心》的学术论文。

以十二面观音信仰与宝志传说结合的前后为界限,可将十二面观音的理论建构、造像形制等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慧沼《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义疏》中提出的十二面观音概念,是早期十二面观音信仰流行的经典依据。钱俶应现观音像的十二面六臂样式属于早期阶段,造像反映了十二面观音的出现不仅是显密融合过程中的产物,也是观音信仰在民间化进程中信俗现实需要和观音职能不断扩充的结果。因本土神异传说对信仰法门更具有力的渲染和推动作用,而本土神异传说需要佛教正统经典的支撑获得上升渠道,十二面观音信仰与宝志神异传说相互融合。十二面观音信仰早期的理论体系及造像形制,最终被宝志化现观音的广泛流行消解而湮没。无论是钱俶十二面观音还是宝志化现传说,纵观观音信仰在汉地的传播过程,它们都挣脱了正统佛教经轨的束缚,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大体符合当时佛教发展的阶段特征。它们或以中国化的经疏为其义理支撑,或以感应故事为其流传原因,具有鲜明的中国化和民间化色彩,其中感应类故事在民间信仰中又表现出了持久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李永斌副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发表论文

发布时间:2025-04-18

近日,我们李永斌副教授在《世界宗教研究》2025年第3期发表题为《十二面观音信仰早期的历史生成及消解——以吴越钱俶应现观音像为中心》的学术论文。

以十二面观音信仰与宝志传说结合的前后为界限,可将十二面观音的理论建构、造像形制等划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慧沼《十一面观音神咒经义疏》中提出的十二面观音概念,是早期十二面观音信仰流行的经典依据。钱俶应现观音像的十二面六臂样式属于早期阶段,造像反映了十二面观音的出现不仅是显密融合过程中的产物,也是观音信仰在民间化进程中信俗现实需要和观音职能不断扩充的结果。因本土神异传说对信仰法门更具有力的渲染和推动作用,而本土神异传说需要佛教正统经典的支撑获得上升渠道,十二面观音信仰与宝志神异传说相互融合。十二面观音信仰早期的理论体系及造像形制,最终被宝志化现观音的广泛流行消解而湮没。无论是钱俶十二面观音还是宝志化现传说,纵观观音信仰在汉地的传播过程,它们都挣脱了正统佛教经轨的束缚,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大体符合当时佛教发展的阶段特征。它们或以中国化的经疏为其义理支撑,或以感应故事为其流传原因,具有鲜明的中国化和民间化色彩,其中感应类故事在民间信仰中又表现出了持久的生命力和重要的推动作用。


上一条:Bevictor伟德官网本科教育教学风采 下一条:柏悦副教授在《史学理论研究》发表论文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06 - 2025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Bevictor伟德官网 版权所有